
舊樓加裝電梯難再成關注焦點 街坊建議兼顧不同住戶權益
加裝電梯為什么那么難?昨天舉行的市人大會議上,這個涉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問題被持續關注。市人大代表丘育華長期關注老住宅樓加裝電梯問題,調研了解到廣州4層以上樓梯住宅約5萬棟,10年間加裝電梯的不過千余棟,比例約3%。建議通過創新社會服務管理等方式來解決。
規劃部門:因部分業主不同意裝不成電梯
廣州市規劃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規劃部門共辦理加建電梯業務案件3214件,涉及1563余棟住宅樓加建電梯,其中批準電梯報建及批前公示的有1372棟,成功率約87.8%。
以2013年為例,規劃部門共收到356棟住宅加裝電梯的報批申請,通過審批的有300棟,成功率約85%。不過,這356棟只統計了符合“雙2/3”規定的報批申請,即該住宅樓超過戶數和面積雙重2/3的業主同意加裝電梯。
剩余的大約15%符合“雙2/3”規定的報批為何未能通過?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解釋,這部分住宅主要是因為加裝電梯會遮擋另外1/3住戶的采光通風。“必須修改設計方案不致直接影響其他住戶或獲得受影響住戶同意”。
市人大代表丘育華在越秀區六榕街調研發現,舊樓加裝電梯集中體現在“三難”:即高、低層住戶協調難,籌資難,報批難。后面“兩難”自2012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廣州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行辦法》以后,有了明確的規定。
真正難就難在高低層住戶協調問題。丘育華代表建議選擇地處老城區核心的舊樓為切入點,由街道主要領導掛帥的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推進工作體系,推動轄區內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進度。
市政府按照經過核算的安裝總費用的一定比例,劃撥民生經費,支持這項試點工作,探索形成政府對這項民生實事的出資比例標準。
另一種意見:低層住戶權益受侵害應補償
“加裝電梯后,樓上的居民出入方便,房屋價值升值;而低層住戶房屋升值有限,甚至采光通風受到影響,權益受侵害了。”市人大代表詹樹柏說,“最近幾年,經常聽到一些樓房因為加裝電梯搞得刀槍劍影,影響了鄰里和諧,對待加裝電梯應該慎重。”
參加人大咨詢會的市中院行政庭庭長肖志雄認為,“加裝電梯毫無疑問是對多數住戶有利的,但多數人侵害了少數人權益的問題也不應忽視。”建議市法制部門出臺關于對加裝電梯樓宇受影響居民補償標準的指導意見,以體現公平公正。
街坊說法
護士 李小芳
加裝未通過 老人租房住 舊樓加裝電梯的手續應盡可能地簡化。我一位親戚,兩三年前,他所在的小區開始籌備加裝電梯,他最初很熱心,因為他住在8樓,而且已經70多歲,又患有腰椎間盤突出,上下樓很不方便。但加裝電梯的事兩三年都沒有結果,現在他只能將自己的房子租出去,在附近再租了一間樓層較低的房子住。
東海嘉園業主 蔡榮新
加裝方便老人且樓價升
我贊成舊樓加裝電梯,因為這些舊樓住戶老年人居多,而且加裝電梯可以讓舊樓房產升值。我有位鄰居幾年前買了新房,就將舊房用于出租。他說,這套位于11樓的房子,由于樓層太高,嚇走了不少租戶。
同時,在改裝電梯時對原有樓梯結構影響不要太大,這樣能兼顧到不同樓層住戶的需要。
